29岁的小沈近来上班总觉得眼睛干干的,还有点痒。同事提醒她,有可能是干眼。小沈想着,眼睛干肯定就是泪水少了,于是去药店买了点人工眼泪。就这样滴了一周以后,小沈发现眼睛干痒并没有好转,甚至还偶尔感觉眼睛有些刺痛。
经过医院的一系列检查后,医生诊断小沈患上了睑板腺功能障碍 (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,MGD)相关的干眼症,建议她接受睑板腺疏通治疗。需要先热敷,再用睑板腺按摩棒,按摩,疏通睑板腺,排出病理性睑脂, 后清洁睑缘。
小沈很困惑,干眼症,顾名思义,不就是眼睛缺水吗?为什么补水却没有效果?跟睑板腺有什么关系?MGD又是什么?
干眼症是 种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,全球约有5%~34%的人群罹患此病,除了眼睛干涩,还可以表现为眼睛烧灼、异物感、视物疲劳、眼红、刺痛、分泌物增多等。 干眼的五种类型 (1)水液缺乏型干眼: 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(或)质的异常而引起,如Sjögren综合征和许多全身性因素引起的干眼; (2)蒸发过强型干眼: 由于脂质层质或量的异常而引起,如睑板腺功能障碍、睑缘炎、视屏终端综合征、眼睑缺损或异常引起蒸发增加等; (3)黏蛋白缺乏型干眼: 为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,如药物毒性、化学伤、热烧伤对眼表的损害及角膜缘功能障碍等; (4)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: 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,如瞬目异常、泪液排出延缓、结膜松弛等; (5)混合型干眼: 是临床上常见的干眼类型,为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引起的干眼。 眼科专家诊断,小沈就属于上面描述的第二种情况。由于睑板腺功能障碍,导致泪膜的油脂层分泌过少,加快了眼泪的蒸发, 终导致了干眼。 专家还解释到,像小沈这样的白领一族,因为经常化妆,加上每天在办公室吹着空调,面对着电脑,是容易患上干眼症的人群。不同的干眼问题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案,此外,从源处避免这些诱因也很关键。 干眼的治疗是使用人工泪液保护眼表,但一定不能像开篇的小沈这样想当然地“补水”,也不能千人一方,而是应根据患者的干眼类型、严重程度给予个体化治疗。 若您经常出现眼睛干涩、畏光畏风、发红发痒、眼皮沉重、分泌物多、视觉模糊、有异物感、不明流泪等情况,请及时到专业医院就诊。